今天:

人才风采

返回首页>
【北京市优青】王颖
发布时间:2018-05-09

顺义这位80后姑娘,让折翼天使重新起飞

残疾孩子就像那些折翼的天使,而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的王颖老师,20年如一日,用她那双神奇的手和大爱之心,把一个个折翼的小天使重新送上蓝天。她为学校聋儿排演的舞蹈《自豪的小兵》等节目曾登上央视舞台,她自己也荣获全国模范教师、首都劳动奖章等殊荣。

2.jpg

 

顺义女孩选择了别样人生

1980年出生的王颖是顺义区木林镇人。1998年师范毕业后,王颖作为一名老师来到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任职。王颖在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时,多少还有一点好奇和盲目的因素。特殊教育究竟是什么内涵?王颖在学习之前并不十分了解,带着探究的目的,开始了她的教育人生。

当青春年华的王颖走进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时,看到班里那些因为聋哑而眼睛更加干净明亮的孩子,她的心一下子融化在这群折翼的小天使中间。从那一刻起,她就下决心,要让这些残疾孩子拥有正常孩子一样的尊严和未来。

老师让聋儿摸着自己的舌头练发音

微信截图_20170519124914.png

王颖深知,要当好一名特殊学校的老师,不仅要有大爱之心还要有深厚的学识。她边工作边充电,经过6年进修,取得了首都师范大学中文和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凭。

在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王颖担任班主任工作,并负责聋生语文、舞蹈教学。生理有残疾的孩子不少天性敏感,有的孩子还有自卑心理。王颖就拿出比其他学校的老师更多的温情和爱心,既当老师又当妈妈。她与班里的残疾孩子同吃同住,帮助孩子们克服心理障碍,像妈妈一样照顾着这群孩子。每当班里的同学生病,王颖都会陪着孩子在学校附近的诊所打点滴;记不清多少次夜晚她和衣而睡或值班到通宵,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

“十聋九哑”是说10个耳聋的孩子中就有9个孩子因为听不到声音而导致语言障碍,不会说话。为了让没有听力的聋哑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样学好文化课,王颖老师大胆探索用形象教学,替代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的板书教学,先后探索出“活动再现法”、“情景模拟法”、“多媒体支持法”等辅助聋生学习语言的方法,让聋哑孩子用眼睛看懂声音的世界。

为了让聋生开口说话,王颖老师利用每天下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面对面30分钟的单独训练。30分钟虽然不算多,但6名学生加起来就是3个小时。这3个小时里,要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纠正学生发音。为了让孩子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以及气流的大小,她总是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旁、脖子上,感受声音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让孩子把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终于第一次用清晰的口语说出:“老师好!”王颖竟然感动得泪湿眼眶。

聋哑孩子的世界多是黑白两色的世界,虽然作为同龄人他们的世界里也应该有歌声、有舞蹈,但是由于生理的缺陷,很少有聋儿能走上舞台去享受鲜花和掌声。负责学校聋儿舞蹈教学的王颖,立志要让特殊学校的孩子用他们的舞姿和快乐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她为孩子们排演了《课间十分钟》、《自豪的小兵》等节目,多次带领聋生参加顺义区艺术节,还登上了央视的舞台。从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享受到了被人尊重的快乐。

天使妈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

图片7

时光荏苒,如今王颖老师已经在顺义区特殊学校的花圃里耕耘了近20个年头,她也从刚入校门时的花季女生,成长为一位成熟、博爱、知性的特教老师和天使妈妈。

这些年王颖老师先后在专业期刊发表了《从拥抱开始》、《轻轻拉起你的手》、《依托主题活动丰富残疾学生生命体验》等多篇论文和专著,并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特教园丁奖、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北京青年五四奖章、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骨干教师、顺义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顺义区园丁新星等多项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