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人才风采

返回首页>
【顺义博士后(青年英才)】赖呈纯
发布时间:2018-05-11

顺义博士后(青年英才)风采:赖呈纯

一直以来,顺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大力发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逐渐形成高端人才聚集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陆续设立,为顺义区引进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也为顺义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已逐渐成长为企业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平台。目前,顺义辖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数量已经达到20家,全市排名第4,远郊区第1,是北京市博士后工作发展最快的地区。

赖呈纯:汇源农业大咖,攻关天然色素代替合成色素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的今天,减少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用天然色素替代化学合成的食品色素等添加剂,正在成为保证人民健康、创新食品生产的共同需要。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赖呈纯,将自己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攻关课题锁定为通过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用于替代食品色素的天然植物色素。目前赖博士正带领其团队刻苦攻关,力争用自己所学让中国的食品饮料生产以使用天然色素为主,向回归自然的时代迈进,为民造福。

农业专家成汇源博士后

1975年出生于福建省的赖呈纯博士,是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0年赖呈纯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并于2010年获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果树学专业生物技术方向)。从2005年开始,赖呈纯一直在福建省农科院从事食品生物技术与植物细胞代谢工程的研究工作。

在福建省农科院工作期间,赖博士就先后主持科研项目9项,参加科技项目20多项,包括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48计划、省重大科技专项专题、福建省自然科基金、福建省星火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福建省特色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项目的研究,先后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是一位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拥有长期科研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

2015年坐落在北京顺义区的中国饮料龙头企业——汇源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全国招聘进站博士后,赖博士于当年7月进入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

为汇源做技术储备 瞄准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色香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企业为了生产出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在食品的色泽上想方设法追求卖相好、色泽美观的食品。但是由于天然色素资源稀缺、价格昂贵,所以目前食品企业所用的食品色素大多是含有化学成分的合成色素。相比于天然色素,合成色素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长期食用会危及消费者健康,饮料生产也是如此,所以用从植物中提炼出来的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是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大方向。

为了补齐食品、饮料生产的这块短板,长期从事食品生物技术与植物细胞代谢工程研究工作的赖博士,进入汇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将自己在站研究课题选定为“基于葡萄细胞培养的花色苷代谢定向调控机制研究”。对于国内饮料第一品牌的汇源集团,赖博士的研究是一个为企业未来发展进行技术储备的重要课题。

说到用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研究思路,赖博士向记者介绍说:“花青素(Anthocyanidin)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水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卉、枝叶和果实中,人们看到自然界中的植物万紫千红、色彩斑斓,大部分都是花青素的功劳。花青素不但可以使植物呈现出各种艳丽的色彩,还具有较高的生理及保健功能。如何能使自然界中的花色苷像‘微生物发酵’一样的生产,用于食品的着色和保健食品的生产?各国的科学家都在探索。”赖博士在汇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研究课题,就是通过具有产生花色苷能力的葡萄细胞培养,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细胞不断增殖,周年生产天然花色苷,为人类源源不断提供含有天然葡萄花色苷色素的原料,从而使受季节影响大、生产周期长而稀缺和不可控的植物色素,可以大批量工厂化生产,达到用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目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汇源博士后已培养出 具花色苷合成能力的葡萄细胞

记者联系采访赖呈纯博士时,他正在赶赴福建农科院为博士后研究课题进行试验的路上。赖博士说,通过植物细胞培养生产天然色素研究的难点是细胞系的建立,只有建立了优质的细胞系,才能使植物细胞在人的控制下快速增殖。对于他所研究的从葡萄细胞中提炼含有天然色素的花色苷项目,他和团队已经进行了海量研究、试验,并查阅了国际该领域里的大量材料,目前他们已经培养出能生产花色苷的葡萄细胞,并且能长期继代保持。

下一步,赖博士将研究课题瞄准在如何解决葡萄细胞悬浮细胞系建立、花色苷合成调控、提高细胞花色苷合成能力等问题。这项研究完成后,可为通过葡萄细胞培养工业化生产天然花色苷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平台,同时可为果酒、果汁饮料等制作提供成本低廉的天然花色苷色素,为食品饮料企业用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闯出一条新路。

背景材料

据悉,目前顺义区共有2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园区分站、3家创新实践基地和12家基地工作站,在站博士后、青年英才50多人,行业涉及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等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承担863、973等国家级项目10项,北京市级科研项目27项,单位科研项目197项,申报各项专利136项,完成专业论文173篇,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2项。

工作照片1

工作照片2

具花色苷合成能力的细胞

培养中的葡萄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