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农村实用人才巡礼之八:绳宝良
近年来,顺义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狠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引领示范作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本平台特推出系列专题报道“顺义区农村实用人才巡礼”,每期推出一个典型人物。这些典型人物,有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农民合作社经济组织带头人等。通过典型宣传,力争发现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为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绳宝良:顺义木雕大师,带领140余村民致富 木雕
一块看似不起眼的木头
历经锯、刨、钻、刻等技艺
在“火光”与木屑间
生出精美的艺术品
拥有这项非遗手艺
雕刻了37年的
大孙各庄镇农民绳宝良
不仅自己走上了富裕之路
还带领当地140余村民共同致富
受过无数次伤,最严重时大拇指断筋
“做了大半辈子木雕了,以后还得做下去!”说这话的主人翁,是今年52岁的绳宝良。这位土生土长的大孙各庄镇薛庄村农民,自17岁起就跟随赵润灵教授学习雕刻技术,至今已有35年。而这份好手艺,不仅让绳宝良解决了当时的就业问题,更成为他引以为傲的“瑰宝”。
说起绳宝良学木雕的起因,还要追溯到1970年,当时下乡来到大孙各庄镇薛庄村的赵润灵教授,为了让村民致富,与该村的村书记商量,将村里几个手脚灵巧、头脑灵活的人召集在一起,教授给他们雕刻木雕的技艺。慢慢地,该村通过木雕取得了收益。
“开始学习是迫于生计,谁承想后来竟真爱上了这项技艺。”迫于生计,绳宝良在1982年跟随赵润灵教授学习木雕手艺,当时绳宝良只有17岁,是所有徒弟中年龄最小的。“刚接触的时候,天天都受伤。”绳宝良说,刚开始学习木雕时,常常是新伤摞在旧伤上,由于左手要一直把持着木件,以致左手伤痕累累。“最严重时,左手大拇指的筋都被切断了。”1985年,绳宝良在一次雕刻木雕时受伤,导致左手大拇指的筋被切断。“伤口缝了30多针,当时家人都劝我不要学了,不能年纪轻轻就成‘残废’了。”此时,学习了3年的绳宝良已经彻底爱上了木雕,他不顾家人的反对继续跟随赵教授学习雕刻木雕。自此,开辟了他以后与木雕的“不解之缘”。
变身厂长,带领140余名村民致富
1990年,大孙各庄镇创办北京金龙工艺品厂并聘请绳宝良做师傅。做了两年师傅的绳宝良,在北京金龙工艺品厂里又承包了一个小工厂,而他所招的员工几乎全部来自该镇。1997年,北京金龙工艺品厂面临解散,绳宝良又把整个厂子承包下来,让很多工人避免了失业的危机。“我招的工人,优先考虑本村的村民,然后是本镇的村民。”在工厂最鼎盛时期,绳宝良解决了140余村民就业的问题,带领他们走上了木雕致富之路。
“3天3夜连轴转,实在是困极了才眯一会。”说起工厂里最累的情景,绳宝良至今记忆犹新。有一年,一批送往国外的产品因各种原因,面临无法定期完成的境地。“答应好的工期,就要定时完成,咱们得有信用。”秉着这个理念的绳宝良鼓励厂里的员工加班制作,连续几天加班至凌晨12点。而自己更是3天3夜连轴转的工作,吃住都在工厂里,只有困极了,才闭上眼睛休息一下,而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工作。就这样,这批面临无法完工的产品,竟“奇迹”般的完成了。
这时候,绳宝良认识到一点,不能总往国外出口产品,应该实行内销。原来,在他接触木雕行业时,产品只销往国外,从未在国内出售过,而经过他不断的摸索研究,最终实现了内销。
薛庄木雕,被评为顺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薛庄木雕被评为顺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这项民间工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大孙各庄镇薛家庄村从事雕刻的个体经营者,有部分跟随这位高级农村实用人才——绳宝良学过手艺。他们在致富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一民间工艺推上更高的境界。
据悉,薛庄木雕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薛庄村为中心,辐射户耳山、前岭等村。薛庄木雕原材料以麻梨木为主,主题多选自历史典故、文化传说、国内外习俗等,作品经选料、剜脏褶绺、精雕细琢、打磨抛光等6道工序完成,集美术、雕刻、木工艺术等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