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农村实用人才巡礼之九:张彦
近年来,顺义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狠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引领示范作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本平台特推出系列专题报道“顺义区农村实用人才巡礼”,每期推出一个典型人物。这些典型人物,有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农民合作社经济组织带头人等。通过典型宣传,力争发现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为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张彦:顺义非遗传人,带北京砖雕走向世界
刀锋与青砖相触
迸出或笔直、或婉约的线条
砖屑轻舞飞扬
冰冷砖面生出绚丽花枝
一位52岁手艺人
在小村庄里坚守了半生
钟情于砖雕这一古老技艺
并带着作品走向世界
他就是
“北京砖雕”第六代非遗传人
张彦
第六代非遗传人,为技艺磨石3年
在北京顺义区木林镇陀头庙村有这样一户农家,院子里几乎看不到农具,而是一排排码放整齐的雕花青砖,这就是张彦生活了30余年的地方。更令人震撼的是,年过50岁的他,为了北京砖雕这一古老技艺,已坚守了46年。
作为北京砖雕第六代传人,张彦自小就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北京砖雕技艺。在他的记忆中,哪怕再晚、再辛苦,父亲依旧坚持每天晚上雕砖花,小小的煤油灯下,那灵巧的双手、飞舞的砖屑,像电影一般,至今仍不断在张彦的脑海中回放。
自6岁起,张彦走上了砖雕的道路。“每天早晨4点准时起床,磨砖一个时辰!”要说这磨砖,也是有讲究的,必须两块砖对在一起磨,常常一块厚砖磨成薄片,再换一块继续磨。哪怕是三伏三九天,也只能徒手磨砖,张彦的手指常常因此冻得通红生疼,而这一磨就是整整三年。“后来我才知道父亲的用意:那是北京砖雕世家传艺方式,在考验我的耐心,就是让我坚持。其实那三年磨的不是砖,而是在磨人的定性。”张彦笑着说。
磨砖过关后,张彦开始学画线稿、“认刀”,经过层层基本功的苦练。10岁时,张彦第一次雕出了一朵牡丹花,得到了父亲的夸奖,让他兴奋得几天都没睡好觉。
历经20年,实现“中国微型古建筑”
“从小我就想实现太爷爷‘中国微型古建筑’的构想。”13岁的时候,张彦一边跟随父亲学习砖雕技艺,一边听父亲讲述张氏家族传艺的故事,并因此得知祖父提出的“中国微型古建筑”的故事。由于各种原因,这个难题一度成为几代人的遗憾,那时小张彦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它!”
1983年,张彦跟随父亲来到了顺义区木林镇陀头庙村。“这个地方适合我们砖雕艺人,而且我还在这里碰到了爱情。”张彦腼腆地笑着说。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张彦决定开始研究祖辈们留下的难题——“中国微型古建筑”。大砖烧起来容易,但小瓦的火候太难把握,如何烧小瓦成了摆在张彦面前最大的难题。在面临无人可寻的困境下,张彦决定自己烧。
尝试各种烧窑,拆了垒,垒了拆,2000年,张彦终于烧出适合制作“中国微型古建筑”的青瓦。2002年,“中国微型古建筑”终于由构想变为现实,填补了中国微型建筑的空白。
工匠精神,将手艺全盘奉献
“回想起第一次有人找我拜师,至今仍然很激动。”1986年的一天,一位当地农民带着个年轻人敲响了张彦的家门。张彦得知这位年轻人想跟随自己学手艺,立马答应下来。
由于并没有专门培养砖雕人才的专业学校,张彦只能手把手从零开始教前来学艺的人。“没有任何保留,全都教给他们了。”张彦秉承工匠精神,把所有手艺“全盘托出”。至今,他已将自己的一身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女儿张金晖和儿子张金亮。除此之外,他还带出了20多个优秀的徒弟。
坚守砖雕的手艺人,最终收获满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砖雕,作为顺义区高级农村实用人才的张彦,先后在2004年、2005年,创立了北京奥克泰工艺美术品厂和北京德明阁古建筑装饰中心。2007年,北京砖雕入选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彦成为这项技艺的唯一传承人。
2008年,张彦受奥组委邀请,为北京奥运村设计制作大型砖雕作品《国腾》。历经3个月,张彦带着徒弟们夜以继日地赶工,终于按时将作品安装到位,他的砖雕作品在世界绽放光彩,“奥运砖雕大师”的称号名扬海外。
2009年9月,张彦应邀赴欧盟参加“魅力北京”中国民间工艺大师访欧手工艺现场展演,他的砖雕作品轰动欧美,北京砖雕更跨出国门,销往比利时、美国、荷兰、卢森堡、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家。